第409章 想得奥斯卡,总共分几步(2/2)
就算口碑有了,公关到位了,奖该拿的也都拿了。可别的影片不是吃素的呀,这个时候就要动些歪脑筋了。
比如71届奥斯卡,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本来是毫无疑问的将会得到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然而在颁奖前的几天,陆续有报道批评影片过于血腥暴力,青少年看完不合适。于是乎那一年的最佳影片给了略逊一筹的莎翁情史。
连老皮都中招了!
第75届奥斯卡钢琴家是最佳影片提名中呼声最高的,韦恩斯坦再次出击,但由于电影口碑太好无料可黑。只能塞给媒体一份关于导演的黑料,水军再次出动,最终钢琴家惨败于他发行的芝加哥。
85届奥斯卡,劳模姐的刺杀本大爆,前哨奖拿了不少,尤其是影后的归属,几乎板上钉钉。
然而颁奖前几天,历史又一次的重演,参议院联名指责影片夸大美军的暴力和严刑逼供行为,故意抹黑美军英雄。
结果那一年的奥斯卡别说女主,这个剧组只拿回来个音剪奖。
小李子凭借荒野化会感兴趣,一股脑拍起乡土片并送去奥斯卡参选最佳外语片。
二十年间各种夹杂着政治的和社会问题的乡土电影变成申请奥斯卡的主流,芙蓉镇、红高粱、菊豆、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
导演们竭力展示落后时期的脏乱差、陋俗和一穷二白,民众更被塑造得无知愚昧、野蛮落后,深度迎合欧美人对华夏的刻板偏见,满足他们的优越感。
这些电影颇得奥斯卡评委好评,但是还是没有最终获奖。
李安凭借卧虎藏龙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这是华语电影历史上第一部荣获奥斯卡的华夏影片。
导演们又疯了,好像把到奥斯卡的脉,一窝蜂的拍起了不伦不类的家庭伦理武侠片,英雄、天地英雄、十面埋伏、无极和满城尽带黄金甲
看评委不吃武侠这套,开始转向人物历史现实题材,云水谣、梅兰芳、唐山大地震、金陵十三钗、一九四二
13年连总局可能都放弃了,本着爱咋咋地的原则开始用文艺小众电影浑水摸鱼,夜莺、大唐玄奘、滚蛋吧!肿瘤君
说白了奥斯卡本来就是人家老美电影圈内部人的聚会,一年一度开个party,秀秀时装,蹭一下流量,刺激一下市场,为来年票房和消费开场。
其他200多个国家的电影想掺和,那就给你们一个最佳外语片奖,让你们争得头破血流。
所以含金量论世界性和电影本身的艺术性,绝对不如其他三大电影节的,只不过人都很贱,越是得不到,越觉得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