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灵异 > 大道无垠之奇偶平行空间 > 第二百九十八篇 重回终南山二

第二百九十八篇 重回终南山二(2/2)

目录

森林公园风光绚丽,青峰碧水,深藏灵秀。春天:层山绿秀,嫩柳含烟,百花争艳;炎夏:群山凝翠,苍山秀水,清爽宜人;金秋;层林尽染,满山红遍,美不胜收;隆楼观台冬:“三友”斗雪,娇娆迷人,涉趣无尽。

森林公园经过十多年建设,已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基本配套的一条龙服务体系。不失为游览观光、休闲度假、疗养避暑、探险考察、教学科研、议事开会的好地方。

有说经台:即相传老子为尹喜授说道德经的地方。主要殿堂有老子祠、斗姥殿、救苦殿、灵官殿、太白殿、四圣殿、藏经楼等。进出门即是老子祠,老子在大殿中央正襟危坐,目光深邃。

说经台保存古碑碣石可甚多,有唐欧阳询撰书大唐宗圣观记碑、宋米芾行书天下第一山、苏东坡行书游楼观台题字、元赵孟隶书上善池石碑等,都有很高的价值。

当年老子的炼丹炉遗址在炼丹峰上,一片突兀孑立的山峦中。此炉是用砖砌长的方形石楼观台室,室顶呈八棱形,象征着八卦。历尽沧桑的青石雕像已残破不全,传说老子当年就在此炼丹修道,现在仍然吸引了不少人祭拜。站在峰顶放眼望去,一马平川的关中道上,阡陌纵横。

楼观台因老子在此著道德经五千言,死后葬于此而备受历朝历代统治者重视。

老子当年讲经的地方在楼观台,楼观台里有一个现在叫说经台的地方,就是老子当年讲经的地方,说起说经台,这里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因为这里是老子为尹喜讲授道德经的地方,老子在这里讲经可以说是一种缘分,也是一种归宿,说是缘分是因为老子的道德经成就了楼观台,使楼观台成为了道教圣地,说是归宿,是因为楼观台使老子的的道德经名扬天下,流传后世。

传说早在周康王时,天星象学家尹喜为函谷关关令,他在终南山中结草为楼,以观星相,一日忽见紫气东来,吉星西行,他预感必有圣人经过此关,于是守候关中。

不久,老子在战乱中失去官职之后,身披五彩云衣,骑着青牛从古函谷关入秦,尹喜忙把老子请到楼观台请其讲经著书。正是这南依秦岭,北瞰渭水的风水宝地,最终让老子选择了这里,想必是这里的山山水水让老子的心灵找到了栖依,于是,就诞生了警世箴言道德经。

这里,先须将史记中记载的老子与尹喜间的瓜葛理清。该类史实,在有关工具书及陕西历代有关志书、碑石中记载颇多。

诸如辞海,“关尹:相传春秋末道家,曾为函谷关尹。一说姓尹名喜庄子天下把他和老聃并列,赞叹他们是古之博大真人在基本思想上和老聃一致。”

又如辞海“紫气东来:传说老子出函谷关,关令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青牛前来,喜便请他写下了道德经。”

仍如辞海注释,“楼观台,道教观名。在陕西周至。传说周尹喜即关尹在此结草楼而居为中国道教最早的宫观。”再如二零零二年六月第1版第六卷西安市志科教卫载:“老子受周大夫函谷关令尹喜之请,在楼观台讲经论道,并著哲学巨著道德经,死后葬此。”

据明清周至县志载:“春秋时天星象学家尹喜甘肃天水人”“涉览山水,于雍州终南山周至县神就乡闻仙里中,结草为楼,观星望气”,“以观天象”,“精思志道,不求闻达,周朝廷闻之拜为大夫”其“楼观”地名,即源于此。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