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八章 外城风波(1/2)
不过,失败的行动仍埋下了一丝隐患。
那就是——柳笙并没有真的杀死那两名守军,只是击晕而已。
最大的问题是,一旦他们醒来,或许就会指认凌复这个“凌大人”身边的随从。
“你怎么不护好你的脸?”柳笙问道。
“我还以为我这副模样,肯定是没人能认得出来。”凌复一边摸着下巴邋遢的胡须,一边嘀咕,“谁知道那人对我印象竟然这么深……看来我这张脸,也还是不输当年。”
柳笙撇了撇嘴角。
阮时之震惊,没想到柳笙的舅舅竟然是这般性子……
也是,两人都是高调得一脉相传。
此时,凌复还不忘倒打一把:“但你怎么不把人给杀了?”
“人家好好上班,杀人家做什么。”
“这话说得倒也没错。”
侄女和舅舅,你一言我一句,斗着嘴,似乎并没有把这隐患放在心上。
阮时之在旁听得头皮发麻,眼都瞪大了,一句话也不敢说,然后就是一宿没睡。
“你……不担心吗?”
第二天,顶着大大的黑眼圈的阮时之,看着同样一宿没睡却精神抖擞的柳笙,满脸震惊地问道。
“担心什么?”柳笙翻着一本厚重的书,上面写满了阮时之看不懂的符号,头也不抬地回道。
“就是……那两个人啊!”
“哦,不担心,一切自有安排。”
阮时之还想问,却见柳笙随手把书合上,伸了个懒腰。
“出门瞧瞧这外城如何吧?昨日都还没好好看过,听说还有个黑市对吗?”
凌复首先举手同意。
他睡了一晚精神恢复不少,随意拨弄一下油腻腻、乱糟糟的头发说道:“也好,出门透透气。”
阮时之很想问,不继续爬墙吗?
还有,难道不担心那位进入内城的凌大人吗?
他还想着快些见到娘亲……
但两人似乎对此已经翻篇儿了一般,没有再讨论此事,于是阮时之也怯怯地没有问出口。
不过这个没有问出口的问题,很快就得到了答案。
回答他的,是外城变得肃杀的气氛。
明显增多的巡逻军,还有从五里一岗变为一里一岗的守城军,将阮时之最后一丝奢望打破。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也正因如此,街上反而比昨日热闹了许多。
原本街上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像鬼影似的飘着的人,被这些四处搜寻的北境军一激,倒是一个个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冒出头来。
这样看起来倒像一个城池了,甚至还有一个个小摊儿支了起来,兜售着在北境难得的物事。
例如说硬邦邦的食物、不知道转了几手沾染血污的衣物以及生锈的武器。
甚至柳笙还看到有人在贩卖神书蜃影仪——不过还是最初的版本,还能看出外壳有些破破烂烂蹭着不知从何而来的污渍,显然不是一手的。
除此以外,当然也有一些在北境以外见不到的物事……
柳笙一路走来,看到不少蒙面戴着兜帽的人面前一个盖着厚布的小摊,也不知道询问。
“这些人都是来北境买‘特产’的。”凌复压低声音,在她耳边说道。
“特产?”
柳笙抬了抬眉,很快反应过来。
在北境,能称得上是特产的,无非就是一样——
诡物。
她目光一凝,扫过那些被布覆盖的盒状物体,几乎可以肯定,那是诡物收容器。
“若是在神殿眼皮子底下,这种交易怕是早被清剿。”柳笙低声道。
“没错。但这里是北境。”凌复轻轻一声,“远离神殿,也远离朝廷。若不是靠这些灰色买卖,这里的百姓……怕是活都活不下去。”
需要诡物的究竟有谁。
柳笙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御诡者。
或许在这个世界,御诡者这个群体,并不像柳笙想象的那样式微。
另外——
柳笙望着远处某个摊位,沉声道:“看来也不是那么远离啊……”
只见一个身披黑色兜帽的身影站在摊位前,低着头,下垂的衣袖中隐隐露出一段白袍,还有上面三道金色横杠。
凌复循着目光望去,了然挑眉:“没错,这里还挺多神殿的人。”
“竟然不掩饰身份……”
柳笙明白了。
阮时之不敢说话,生怕引起这些人的注意,缩在柳笙身后努力隐藏自己的存在。
当然,他确实没有什么存在感,那位隐藏在黑袍下的神官完成交易便迅速退开,一个盒子从摊上转移到了袍子
当然也证明,《混沌阴阳诀》确实有效。
柳笙思索片刻,抬脚走向那个摊位。
“你这里还有吗?”
“你想要哪种?”
彼此都是一个问题,并没有直接回答。
柳笙想了想,下巴点了点远处消失在人群中的神官,“刚才那位买的那种。”
此言一出,摊主沉默了,毡帽下露出的一对眼睛微微眯了起来,投射出警惕的冷光。
“我是想,既然那位是神官,想要的定是好东西。”
这个解释倒是合理。
更何况那位神官并没有刻意隐藏身份,人人都看得到那代表三阶神官的标识。
摊主沉默片刻,终于缓缓揭开毯子,露出一只掌大的盒子。
“这是最新转化的诡物,是我从那遗迹里找到的……”
“什么遗迹?”
“当然是前几天才被寒夜吞噬的那个村子。”
“长城以南?寒夜?”
柳笙一问,摊主神情立变,将毯子一盖。
“走走走,我没什么好卖的!”
见柳笙不动,还冷冷丢下一句:“再不走,我就去报告长官,说你是北境以北潜入的探子!”
【北境以北的探子?】
【诡物哪有这等智力?】
柳笙皱了皱眉。
看样子此人无论如何都不会再回答了,柳笙只能作罢,往后退了一步。
回过头,见凌复眼露疑惑,似乎也在思考这人表现出来的敏感。
三人走远几步,凌复才低声道:“这难道是什么应该知道的事情吗?”
“关键是,”柳笙目光沉静,“长城以南的寒夜?还能吞噬一个村庄?而且听起来恐怕不止一个。”
她顿了顿,“舅舅,你有听说过吗?”
凌复缓缓摇头,沉声道:“或许……还真该再探一探。”
还好在这小小的诡物交易集市上,看在灵珠的份上愿意开口的不在少数,而且有了一开始碰壁的经验,柳笙的问话巧妙了许多,很快就理出几条线索:
一,现在在长城以南也已经出现寒夜,而且不止一处,但对于此事,朝廷好像没有公开。
二,被寒夜吞噬的村落,只有御诡者才敢踏足。
三,而这些村落中所残留的,恰恰是如今游荡在北境长城附近的神官们急需的。
也正因如此,随着神官的身影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此地,那些曾被视为异端、如过街老鼠般的御诡者,竟也一个接一个地浮出水面。
这一点在以往,几乎是不可想象之事。
曾几何时,神官就像是日光,一旦出现,御诡者就只能如阴影般逃匿于地底,不敢现身。
而如今,竟然同在一个集市、一个街头,甚至可能为了一件诡物当众讨价还价。
更别说,这里还是长城之下。
长城的规则原本就是为抵御诡物而存在,按理说,应是最不容许诡气存在之地,如今却成了诡气聚集之地。
或许,这份排斥与宽容的矛盾,从长城初建之日,便已埋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