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同人 > 少女前线:141指挥官 > 第1139章 独裁者

第1139章 独裁者(2/2)

目录

就像他在一次秘密会议上说的:“我们不是在玩游戏,输了可以重来。我们输不起,只能赢。”

不过,即便如此,慈父的某些行为还是让人感到不安。

比如,他曾经为了确保军粮供应,强行征用了不少人手中的粮食,导致不少家庭陷入饥荒。

这种做法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争议,甚至有人开始质疑他的动机。

但慈父却毫不在意,他冷冷地说:“为了胜利,牺牲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你们觉得我残忍,那就等到战争结束再来评判我吧。”

那时的慈父,虽然还没有完全展现出他后来的铁腕手段,但已经隐隐透露出那种冷酷无情的特质。

他就像一把尚未完全出鞘的利剑,虽然还未见血,但已经让人感到不寒而栗。

而这一切,不过是慈父漫长生涯中的一个开端。

谁又能想到,这个曾经犹豫不决、甚至有些莽撞的年轻人,后来会变成那个让人闻风丧胆的“铁腕领袖”呢?

那些行动与其说是抢劫,不如说是对沙俄政府补给线的精准截断。

每一次伏击,每一场遭遇战,都像锋利的刀刃划过腐朽的绳索,让沙皇的军队在不知不觉中陷入物资匮乏的泥沼。

战利品——粮食、弹药、军装——被整齐地码放在临时搭建的仓库里,而那个后来被称为“慈父”的年轻人,毫不犹豫地将它们全部上交。

当时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些看似零散的袭击,在他眼中早已构成一场宏大的战争图景。

布尔什维克们像蛰伏的狼群,在沙皇统治的阴影下悄然集结,只是他们的力量尚且微弱,微弱到沙皇甚至懒得调遣正规军镇压,仅仅视他们为流窜的匪帮。

但战争从不会因轻视而停止。前线的炮火仍在轰鸣,士兵们的胃里却空荡荡的。

作为部队的一员,确保军粮供给不仅是职责,更是生死攸关的使命。

倘若防线崩溃,等待后方的将不是溃败,而是白军的屠刀——村庄焚烧,尸体悬挂在绞架上,鲜血渗进冻土。

在这样的时刻,犹豫即是背叛,仁慈等同于自杀。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在这场残酷的博弈里,没有浪漫的幻想,只有铁与血的抉择。

他接收到了来自上级的命令他必须绝对执行命令的内容,至于过程如果他有的选,慈父也不会选择如此极端的方式。

毕竟他的方式和办法搞不好容易把自己给送上天……而事实则是证明了,大清洗固然确实有着相当管用的效果,但却也因为这一点导致了很多问题全都被搅和在了一起,不少人都在其中浑水摸鱼。

其所造成的危害,被一直延续了下去。

至于后来慈父参与政治掌权,其实一开始可以说的上是对人极大纵容和仁慈。

因为慈父最开始是明白的,在办公室工作跟以前劫道跟以前直接在地方工作是不一样的。

自己不能像以前一样,他很清楚上级的一纸命令,对于下级执行人员的压力有多大。

所以慈父最开始的时候,没那么严格只是要求大家尽可能的一起商量,一起完成目标就好。

至于其他方面,只要不是太过分慈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差不多了吧。

甚至当初托洛斯基遭受弹劾要被开除的时候,都是慈父出面作保的。

并且大清洗不是从33年开始的而是一直都有的,毕竟败类还有墙头草这些一直都是有的。

之前在契卡的运作下,让大部分人都是因公殉职,给了这些人一个非常体面的方式。

没有人知道他们其实是被清洗掉的。

陈树生和捷尔任斯基当时也没办法。

难道直接公开,克林姆林宫与中央委员派下去的办事员全都跟富农同吃同住,一起欺上瞒下人前一套背后一套,一起挖国家的根?

如果只是一两个,那么揪出来大刑伺候公开处刑,以正视听那么陈树生和捷尔任斯基都没啥意见,甚至这样的决定交给手下人自己就能决定,毕竟就算是闹到最高委员会那也同样担任结果没什么好说的。

无非就是陈树生这边可能将原本绞刑给替换成为炮决。

但问题,当时这种情况他不是偶然情况,而是人数上占据了相当一部分。

数量多到让人头皮发麻。

那这样的情况你该让,当时对着陈树生和捷尔任斯基怎么做?

全都公开?告诉全世界,葱克林姆林出来的全都是伪君子。

这样造成的影响太坏了,更何况当时政权刚刚建立根基不稳,之所以能立足依靠的是广大苏联让的信赖,一当时公开,这样的举动一定是动摇根本,造成无法挽回大效果,并且还会传播恐惧。

毕竟外部势力,尤其是带英这货,他是完全属于那种哪怕自己不活了也不能让别人有一丁点的舒坦日子。

那群婊子养的,会借用这种事情在群众之间大范围的传播恐惧和愤怒心理人,让人丧失思考能力。

并且这些人都自发的形成了一定的组织,已经有了隐隐对抗的架势。

直接开刀要是搞不好容易把刀刃给崩了。

所以没办法,当时也只好嚷相当一部分因公殉职,同时隐瞒部分内容,这样一来对大家都好。

对外形象建立了,内部清洗也完成了并且继任者尤其是那些年轻心高气傲的继任者多半会抱有着强烈的责任心继续干下去。

这固然可以说是是对众人的一种欺骗,但总比内部动荡大家全部怀疑人生怀疑信仰要好得多。

并且还降低了不少家伙的警惕心,毕竟这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兵法,当时的老外哪里见到过。

分分钟就被捷尔任斯基和陈树生给人收拾了,而查出来的内容确实不负众望。

带英当时都穷的当裤子了也要搞破坏,给自家全体海军降薪资也要让别人不好过。

要知道带英当时之所以能够立足于国际舞台,有着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就是因为彼时的带英有着世界上最强的海军力量说要封锁哪个国家的海上生命通道就封锁哪个国家的。

由此可见带英究竟是抱着多大的毅力,而查到这里捷尔任斯基也只能就此打住了,毕竟不可能因为这一点就对带英展开什么激烈的报复或者是战争。

毕竟彼时的代价营就算是开始走下坡路了,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就算是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消耗,作为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带英的体量当时依然还在,彼时大洋彼岸苏联连全面工业化都还没有完成。

所以也只能在小本本上给对方记上一笔,等待日后想办法报复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