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遇袭(1/2)
张信没有跟随崇祯的顺风车,到皇宫下车。他站在清云寺山门前,目送皇上的马车走远后,便上了另一条道。
从这条道回东厂,比经过皇宫更便捷。
在东厂的北边,有一片小村林,是张信回东厂的必经之路。
这个树林不大,由于林中有几座坟墓,才没有被村民开发利用,小树林才得以保存下来。
树林的东边是一条小河,加之这一带居民很少,这个小路一般很少有人从这儿经过。
本来东厂的大门向西走的,那儿直通繁华市区,只是张信怕那儿麻烦,所以很多时候,都是走这条路,就图一个清静。
今天他的心情很高兴,在清云寺的地下,找到了崇祯需要的东西,这是个吉祥之兆。
希望那些手稿,能帮助朝廷破解永乐大帝的宝藏之谜。
有了金钱,才能平息李自成的叛乱,使天下真正享有太平。
反观现在的形势,一天比一天严峻。
中原战场上,政府军已经丧失了主动。李自成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军,据说人数有百万之众。
他们声势浩大,攻城掠地,无坚不摧,战力已达到和政府军同一水平线上。
另据来自前线的消息,李自成野心勃勃,近期可能有一个大的战略计划,目的是北犯京都。
这个消息引起了崇祯的恐慌。
囡为他现在是两线作战,中原一带对付李自成,山海关一线还要防备多尔衮。京都里的精锐,都抽调走了。如果发生了意外,军队回援,还真来不及。
为此崇祯忧心忡忡,就京都安全方面的问题,专门和兵部商量,让他们拿出一个安全的方案。
商量的结果是,中原的政府军不少,且不乏名将。他们在人数上虽不及李自成,但手下士卒,都是百战老兵,作战经验丰富,如果他们死死咬住李自成,这个魔头是无法从中原战场脱身的。
而且从情报分析,李自成的作战区域一直是河南和陕西交界处,北上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区域作战,非他擅长,似乎也没那个实力。
眼下最紧要的,是动员在前线作战的官兵,加强在前线对敌打击的力度。
流寇虽人数众多,但属于流动性作战。非战斗人员数量过于庞大,每天的损耗,都是一个大数目。
补给跟不上,时间长了,其内部势必出现分化等一系列问题。
眼下崇祯正想法解决拖欠军饷的问题,一旦这难题得以解决,前方将士的战斗力,将大大地提升。
张信一边走,一边想问题。不觉间,他己走到了树林的中间部分。
那儿村林最为茂密,从外向里看去,密不透风,黑不隆咚的,好像里面隐藏着无数秘密似的。
忽然,树林里传来了奇怪的响声。
还没等他做出反应,一道白光从树林中射出,朝他飞来,直冲他的头部。
“不好,”他叫了一声,头一仰,喑器从他头上飞驰而过,扎在了对面一棵树上。
接着,第二支暗器又飞速而至,同样射向他的要害。他有点手忙脚乱,但还是躲过了这致命的一击。
这枚暗器在经过一段飞行后,没遇到障碍物,最后落在了草丛里。
于此同时,第三枚暗器又呼啸着向他飞来,这一次他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那个暗器好像扎在了他喉部,随之,只见他一个前仆,倒在了地上。
抽搐了几下,便不动弹了。
这样停了一小会,从树林中走出一个蒙面的黑衣人,手里举着一把刀,一步步向张信逼了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