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再现决堤(1/2)
其实,我心里还是挺慌的。
从之前历伏天的种种行为来看,朝邵欧都有着很大的问题。
历伏天太过硬气了,似乎笃定伊军会大败。
可偏偏这么巧,南封国派兵袭扰我的后方。而全军能海战的只有朝邵欧,若是换其他皇帝,无论如何都不会使用朝邵欧。
但我还是决定相信他,他没有必要背叛我,他也背叛不了,不说他底下的将领,就连士卒也不会跟着他造反。
别说他是前朝皇族,就是布氏皇族,现在也得趴着。
……
第二天,南封国传回消息,泯江决堤。
苏毅,他真的给五国打开了新世界。
遇事不决?决堤!
走投无路?决堤!
无力阻挡?决堤!
时间不够?决堤!
你跟我说百姓?跟我说受到其余四国谴责?会遭遇敌国屠城报复?我都走到决堤的地步,还顾得上这些?
决堤会造成很多的问题,道路泥泞或者直接消失。
百姓、禽类死亡,会造成疾病或者瘟疫,不妥善处理,士卒最好别从那边过了。
还要安置百姓,如果任由百姓变成流民乞丐,大军后方比如多生事端,运到前线的粮草比如被流民洗劫一空。
当然,对伊国来说不全是坏事,至少南封国民心已经倒向伊国。
这次决堤,并没有太大的伤亡。
南封国,不像唐、伊两国地势平坦。
南封国人多山也多,遇到大水自然往山上跑。
决定决堤的肯定是只会照搬战役过程的人,忽视了两国的地形,没有得到最为理想的结果。
……
看着手里杰上报的奏书,他居然请求我再开屠城之事!
只不过这个“开”,写得歪歪扭扭。
还屠城?他疯了吧?
不过我很快领悟他的意图,那就是表现出我的仁慈,以此收拢民心。
你决堤,我屠城。
虽然不是什么古往今来的规矩,但这其实也是被五国高层接受,就连我军士卒屠城的时候也理直气壮。
不屠城,反而会体现我的仁慈。
……
十月二十五,早朝。
百官们讨论要不要对南封国决堤的事再行屠城,这其实不用讨论,百官们一致拒绝我再行屠城之事。
最后,我为了南封国百姓,决定不行屠城之举。
……
十一月十五。
朝邵欧已经带着军队坐着筹集来的船一路顺江而下,预计二十一到二十四日到江口城。
而屯田兵已经前往唐国,军队暂时由校尉统领,校尉叫穆二十六。
天大地大,什么怪名字没有,也不知道他爹是怎么想的,少一个“二”不行吗?
这个人的品行不错,也有读过几年书。
之前屯田兵忙完之后,都是倒头就睡,他却是训练起兵马,为此他被地方官员赞赏,给予了百夫长的职位。
他管理有度、调度有方,干活那是不留余力,地方百姓对他以及手下的屯田兵都是赞不绝口。
再后来,他调到元州州城担任屯田兵五百夫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