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宋末:我要做中兴之主 > 第137章 悲喜参杂

第137章 悲喜参杂(2/2)

目录

在占领高丽后,蒙古先后派了六批使节招谕日本,镰仓幕府均无回应。

前年,忽必烈以忽敦、洪茶丘、刘复亨、金方庆等人为将,率领元丽联军四万人出征日本,占领对马、壹岐二岛,登陆博多,但由于准备不足及刘复亨中箭受伤等因素而很快撤退。

去年,忽必烈又派使节,却被日本人杀之,以忽必烈的性格,肯定会派大军讨伐,倭国想着联合宋国,便给杨世耀等人大开方便之门。

高丽则不同。

元朝进占高丽时,高丽王室形同傀儡,高丽王为了摆脱控制,不断倒向元朝,最终其忠诚得到了忽必烈认可,其太子王昛娶了公主忽都鲁揭里迷失。

接任国王的两年时间里,王昛继续深舔忽必烈,甚至出兵协助元军攻倭。

讲真,不论是章舟还是杨世耀,很大可能被王昛送去大都邀功。

人财两失,不值当。

这时,又有亲卫奔来,拜道:“启奏陛下,台州奏报,北方有三船药材抵达,总计一千二石,后续尚有两千石。”

“哈!”赵昰兴奋地恨不得当场就给胡风发个侯爵。

钱不是本事,能把东西买回来才是本事。

要知道两国交战不断,商贸近乎断绝,像药材这类关系国计民生的物资,绝不可能大量出海的。

可想而知,胡风定然是做了孙子,把某些爷伺候舒坦了。

还没想好怎么封赏胡风,又有亲卫奔进来,拜道:“启奏陛下,严州奏报,浙东总管、庐州侯刘师勇染疫不治,病亡。”

赵昰脑袋一炸,下意识地接过奏折看了起来。

刘师勇三日前病逝,按其遗嘱,就地焚化,骨灰葬于临安,免得把瘟疫带回南方。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

“报”又有亲卫进来,拜道:“启奏陛下,萧山急报,统制陈胜兴染疫不治,病亡。”

赵昰腿一软,幸得彭震龙及时扶住才没跌倒。

“接战半年有余,王师多胜,偶有小挫亦未伤我大将,却不想今日瘟疫,损我众多肱骨,实在痛彻心扉。”说着,赵昰流下了眼泪。

情真意切,绝非作秀。

刘师勇病逝,少了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大将,很难填补。

“陛下节哀。”杨亮节劝道:“悲喜交加最是伤身,此等时节,陛下当以龙体为重。”

赵昰定了定神,说道:“传旨,全军回转温州。”

“臣遵旨。”杨亮节立刻应下。

当初接到瘟疫发作的消息,杨亮节就想带皇帝回去的,因为担心成为传染源而未曾动身。

如今过去了一个多月军中未发生瘟疫,又不能继续往前,当然是回去为妙。

“新到药材粮米皆运往萧山,令张世杰分配各军。”赵昰又道。

“臣亲自押解。”杨世耀应下。

赵昰又道:“急诏张双国,遣人往庐州寻访庐州侯子孙并设法接回,承袭爵位封地。”

左右听了,无不艳羡。

按照惯例,刘师勇最次追封国公,封地一百里,这可是万世不移的富贵。

只是赵昰宁愿刘师勇亲自去开拓封地。

莽是莽了些,却是忠心为国,想他经年征战,从不携带家人于左右,待襄阳失守,局势急转直下,刘师勇便与家里人失去了联络。

讲真话,能不能找到,找到了能不能带回来,犹未可知。

下了命令,赵昰感觉身心俱疲,好消息坏消息不断,实在是伤神。

感谢“捧康”、“书友150704003538822”的打赏。注:本菌最近比较忙,又没有存稿,都是写多少更新多少,大家谅解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