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离开东阳,留念的赠予(1/2)
日上三竿,翟达才打着哈欠起来。
自然醒是弥补晚睡的最好方式。
昨晚真闹腾
然后几乎和唐小葵同步走出房门。
翟达侧目盯着小姑娘,唐小葵则心虚的低下头。
昨晚这位和鳄鱼似的翻滚到一点多,之后上厕所要人陪,回去后继续死亡翻滚,直到第二次想上厕所
这次她没再麻烦翟达,鼓起勇气自己去了。
但回来时进错了门,要不是房间结构不同反应过来,差点一头栽在翟达床上。
当时已经睡着的某人垂死病中惊坐起,还以为是小木头半夜要来谈大生意呢。
于是早上起来,疲惫的翟达格外无语,正要吐槽两句这个“九九新”的妹妹,卢薇也一脸困倦的从主卧走了出来。
翟达疑惑道:“你也失眠了”
小木头面无表情的点点头:“于老师打呼噜”
“嗯老妈以前不打么”
小木头揉了揉眼睛:“以前也打,但昨天是在耳边太近了”
好吧,各有各的难处。
三人一起站在洗手间,一起睡眼惺忪,一起对着镜子。
翟达在左,卢薇在右,唐小葵在中间,站在小板凳上依旧比两人矮一大截。
“给。”
“哦。”
“哥。”
三只牙刷,从右边依次分发到左边。
而后一管余额不足的牙膏,又从左边一路传到右边。
最后两大一小,整齐划一的刷着牙。
而且都很困的样子。
卢薇看向唐小葵散乱的头发,精致的小女孩已经变成了杂毛妹。
温柔的站在其身后为其整理。
翟达看了一眼,觉得可可爱爱的,于是也站在卢薇身后,为其梳头。
这活第一次干,卢薇的秀发顺直而健康,这么长的头发,又没有花太多心思养护,只能说是天赋异禀。
“双马尾”
“嗯,谢谢姐姐。”
“高马尾”
“嗯”
于晓丽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外,也不出声,就这么姨母笑的看着。
直到三人洗漱完毕,才道:“早餐买回来了,快来吃吧。”
“好!”x3。
——————
寒假余额不足了,这谁都知道。
小小的东阳县迎回了自己养育的年轻人们,又不可避免的要再次送他们离开。
其中不知道有谁,就是一去不返呢。
不同的学校开学日期不定,短暂的重逢后,乌托邦的小伙伴们也陆续踏上旅程,继续自己的大学生活。
而最后的几天里,翟达除了每日关注一下《超时空同居手册》的销量、和出版社沟通加印计划,并帮陆思文转寄了《东阳往事》的1.0正式版以外。
只做了两件事。
一是和卢薇一起,拜访了一下沈睿老师。
这位智者一直以来,都给两人提供了许多帮助,对翟达的指导,以及在卢薇最困难时施以援手。
年前翟达就想拜访,不过那时沈睿老师去许市找余东来余总去了,就一直拖到现在。
整箱的阿萨姆开道,沈老师很开心。
除了例行的“拜个晚年”,翟达还和沈老师讨论了一下生意上的事情。
沈睿老师虽然对“越达餐饮”并不陌生,但系统的听翟达讲还是第一次。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位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没有给出太过细节的建议,只是提了一个笼统的方向,并且直言也未必准确。
那就是“标准化”和“可复制”。
技术标准化:精酿设备可以大批量生产,降本增效。
酿造标准化:将对精酿师的依赖,转化为可以总结归纳出来的工艺手册,确保谁来都能干。
模式可复制化:以上两者均能达到,就能随时拉出可复制的“小分队”,以“在任何城市都能从零开展业务”为标准。
如此三点,“越达餐饮”的扩张速度将可以指数级增加,不要说哈城的其他几个区,一年时间铺开数个城市,乃至数个省份都不是不可能。
沈老师的建议不是来自后世,而是当下,他觉得未来十年,服务业的“可复制性”是极其重要的。
这个理念在十几年后,是许多创业项目的必修课,但在09年是非常先进的,尤其是针对精酿供应这样,依托于地方市场,又有技术垄断(暂时)的业态。
之后翟达干脆打了个电话,把吴越叫来一起开会,最后三人都收获颇丰。
沈睿老师有着高屋建瓴的知识底座。
吴越有着细微的观察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翟达有着后世的见闻和认知。
做生意易,做企业难,翟达虽然是重生者,但也不意味着他这一世不必再学习任何东西,若抱着那样的心态
那顶天也就是搞个团购网站了。
离开前,翟达和吴越一同邀请沈睿老师去哈城考察,沈睿老师表现出了不错的兴趣。
至于第二件事,就是故地重游,去往了环卫工宿舍后面的垃圾堆。
在这里他获得过许多特殊物品,有过许多美好的回忆。
不过这一次只有一个收获,哪怕他翻遍了所有地方。
这里的杂物毕竟都经历过了第一轮筛选,稍有价值的东西第一时间就卖掉了,会被落下的,都是多年的积累。
人话:奖池小了,爆率低了。
“恭喜宿主,发现白色特殊物品【追不上的旱冰鞋】:他从来没赢过自己的发小,哪怕是在错觉中。”
“所有权:已拥有,已激活。”
“装备效果:使用时当你即将超越第一名或摔倒时,会进入时间流速放缓的错觉。(该装备是损坏状态,需要维修方能正常使用)。”
“备注:只是错觉罢了,该一脸血还是一脸血,你不会以为白色装备能操纵时间吧”
非常鸡肋的一个装备,两只脚一共只剩六个轮子,关键这还是一双“儿童旱冰鞋”,鞋码可调但最大只有34左右。
先留着吧如果计划不变,他很快就会需要大量无用的“装备”进行实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