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双穿明末:我带领大明统治全球 > 第537章 改革后,高兴的普通百姓们

第537章 改革后,高兴的普通百姓们(2/2)

目录

但实际上,这些田产可能仍由原田主耕种,只是名义上属于士绅,原田主需向士绅缴纳一定的租金或贡赋。

对个人和家庭,短期内可能实现了逃避赋税和寻求庇护的目的,但长期来看,他们失去了土地的所有权,经济上逐渐依赖士绅,处于相对被剥削的地位。

对士绅阶层,士绅阶层的经济实力和势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他们拥有了更多的土地和财富,在地方上的话语权也更大,形成了地方上的特殊利益集团。

对国家而言,大量田产被投献,导致国家的税收减少,财政收入受到影响。

同时,士绅势力的膨胀也可能会影响到地方行政管理,削弱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

陈平安下令公田只收三成赋税,而且对于私田数量过多者征收重税,一下子就把这种投献田地的行为给打了一个支离破碎。

百姓将田产投献给士绅阶层,虽然不再需要交各种名目繁杂的赋税,但依旧是要交税的,四成甚至是五成,都是这个时代士绅阶层收税的比例。

即便士绅阶层收五成税,百姓们其实也是有的赚的。

毕竟,你投献了土地,就会受到士绅阶层的庇护,会少很多麻烦,那些不愿意投献的,觊觎这些人田产的士绅阶层,就会想方设法的各种找茬,逼你主动投献土地。

现在好了,新龙国的建立,新皇帝的一系列举措,又是设立廉政部,又是换掉那些啥都不懂,光知道吃干饭的知县等基层官吏,各县的士绅阶层一下子就失去原有的保护伞。

各县的士绅再也没有以前的那种嚣张气焰了。

三成赋税公田的出现,一下子就让这些无田者们看到了希望。

公田不仅赋税交的少,还能世世代代传下去,只要能租到一些公田,那不就跟有了自己的田地,没什么区别了吗?

有了这种好事儿,谁还愿意再去给地主老爷们去当长工啊!

一时间,全龙国的百姓,都因为田赋的大幅降低以及租种公田的利好消息所欢呼雀跃。

...............

河南太康县,天刚蒙蒙亮,李大山一家就忙活开了。

简陋的屋子里,弥漫着兴奋又紧张的气息。

妻子王翠一边麻利地收拾着简单的行囊,一边叮嘱着年幼的儿子小虎:“一会儿出去别乱跑,听爹娘的话。”

小虎懂事地点点头,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期待。

李大山站在门口,望着远处那片曾属于自家,却因赋税重压不得不投献给士绅的土地,心中五味杂陈。

如今,新龙国的政策让他重新燃起了希望。

“他娘,咱们今儿个就去把公田租回来,往后的日子肯定能好起来。”李大山握紧了拳头,语气中满是坚定。

经过《龙国日报》的大力宣传,知道了公田一事的李大山,早就去里长那里打听到了租公田的步骤。

一大早,带着里长开好的文书,就往县城里赶去。

................................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