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 第164章 难不成,这小子还是文武双才?(二

第164章 难不成,这小子还是文武双才?(二(1/2)

目录

第164章难不成,这小子还是文武双才(二合一)

中队的人,跟学员分队的人挺好辨认,看军衔就能看出来。

陈默这边陆陆续续赶到的老兵,别看大多面相老,可都挂着红板学员衔呢。

由各班班长带队和执勤的人交涉。

分班分批次排队入场。

虽说这次只是集训,目的是让学员分队的人,见识下陆院的千米障碍场,算不上正经考核,更谈不上成绩好坏,有影响什么的。

可凑这么多人过来,本质已经涉及全军,多个侦察连连队的荣誉啊。

出门在外,身背连队荣誉,谁又能真的愿意承认自己不如别人呢。

402宿舍这边。

刚被班长带进场地,谢勇和丁泽良这两位夜老虎连的悍将,就将头顶戴的军帽帽沿拉到后脑勺。

老丁更是重新束紧腰带,满脸戾气的瞅了一眼陈默道:“秀才,今天这场面你看看就行,不用急着上去。”

“看我跟老谢,怎么给他们上一课。”

“行,加油老兵。”

陈默笑着鼓励一声。

现场能像他这么淡定的,还真没几个。

石门陆院作为全军唯一一个,拥有侦察指挥专业的学院,别看平时侦察学员分队的人数并不多。

两个分队加起来,才七十多人,但架不住,这帮人集合了七大军区所有英雄连队啊。

放眼望去。

金城军区的夜老虎侦察连,蓉城军区的西南猎豹侦察大队,羊城军区下辖的第二侦察大队,奉天军区下辖的第十五侦察大队。

127师的侦察二连,128师的侦察三连。

跟这些连队相比,陈默所在的老七师侦察三连,和63军高炮旅的仪侦四连,放在这里,压根不起眼。

外围聚集的人越来越多。

有陆院的学员,也有一部分军官,凑到这里,就是为了看看今年侦察系这边的盛况。

方淮跟30中队的中队长,两人正站在远处,协商接下来安排训练的细节。

毕竟,场地是陆院的。

很多基层单位的侦察兵,压根没接触过这种科目,这回集训的目的,只是为了让中队的人带一带学员。

熟悉一下。

话是这么说。

只不过,每年五月份临近年中考核,又恰逢提干人员入校,这种一带一的训练,都是比拼最为激烈的时刻。

老兵带老兵,不干起来才怪。

千米障碍啊,陈默扭头看了一圈旁边的人都在积极的进行热身准备,他也晃动着四肢,尽可能让自己活动开。

这种训练没有谁第一或者第二的排名,但至少当着陆院这么多人的面。

要代表老七师上场,总不能堕了单位的名头啊。

这要是让程东知道自己在这丢人,估计那位脾气火爆的连长,真能从河东靠两条腿跑过来削自己一顿。

“怎么样秀才,有没有把握挑战这种场地”王博看陈默活动四肢,他挠挠头脸上带着两分身为老兵的傲气,又夹杂着即将上场的忐忑。

王胖子算是半个技术工种,不是纯粹的基层侦察战士,要不然,也不会将自己喂得那么肥啊。

他那点优越感,也就能在陈默这种列兵面前,抖抖威风。

“小意思,手拿把掐的事。”陈默笑着回应一声。

引来王博翻着白眼吐槽道:“你就吹吧,等下别腿软就行。”

陈默入伍的时间太短了,他在班里很多老兵的印象中,提干只是因为运气好,阻击了一次间谍行动。

查获不少拍摄的底片,立了功,才被推选入校。

本质上,跟那些老牌侦察连队的战士,不是一个层次的人。

就在402这边忙着热身扯皮时。

远处协商结束的方淮,手拿中攥着一团黄色袖标,来到众人跟前。

“来,一分队,二分队全体集合。”

伴随指令下达,早就等待半天的各班老兵,快速整理军装列队。

七十多号人,不到二十秒的时间,就已经集合完毕。

方淮踱步走到队列跟前,将手中的袖标丢给一旁的班长,而后高声道:“同志们,今天这情况你们也看到了。”

“我知道你们侦察兵心气高,陆上猛虎,水中蛟龙嘛,就是说得你们。”

“每年年中考核,咱们侦察系各项考核科目,都是全院最瞩目,也是最受欢迎的。”

“你们年中考核的成绩,学院也会酌情通知原单位,但今天不是考核,只是提前让你们适应一下千米障碍的科目。”

“看看以前的侦察兵,挑战的难度有多高。”

“等下咱们学员队戴黄色袖标,中队那边的同志带红色袖标,一次上场两人,下一组间隔三分钟上场。”

“最后再啰嗦一句,我知道你们拼得狠,但别忘了,明天才是真正的考核,给自己留点本钱,应对明天才是正事。”

“千米障碍不列入考核,今天只是让你们长长见识,记住了嘛”

“是!!”

列队中,齐声怒吼的声音传出,显然是没人真能听进去。

学员分队这种临时凑起来的集体,本身就不容易管理,方淮也不想提醒那么多。

他干脆挥了挥手道:“行了,解散开始领袖标,看着自己袖标对应的号,一号就是第一个上场。”

“注意安全。”

方淮这边话音刚落。

宣布解散的老兵,当即上前开始哄抢袖标,陈默平时瞧着不争不抢,待人蛮和善。

可他骨子里就带着军人的傲骨,哪能允许自己真的认怂。

别人抢,他也跟个小钢炮似的,一头扎进人群,撕扯着夺到袖标撑开一来,上面印着数字“13”。

按照刚才方队长介绍的规则,那他就是第13组才能入场,三分钟一组,起码要半个小时以后才能轮到了。

“妈的,秀才你怎么运气这么好”盛东浩偏头看了下陈默的袖标,满脸郁闷。

因为他们一块上去抢,盛东浩抢到的是“57”。

这还不算啥。

更让陈默意外的是,整个402宿舍,只有谢勇的“8”号比他高。

丁泽良31,王博69,赖伟17,刘木俊52。

排组全都排到比较靠后的位置。

这没啥稀奇的,袖标都是迭到一块,众人没等老兵派发就一哄而上的抢,拽住一个是一个,不是谁快谁就能第一个上场。

男人之间竞争,有时候就很奇怪。

别说这种分组靠后了,哪怕走到路上突然蹿起来,摸下树上的叶子,后面的小伙伴都必须比前一个跳得还高,摸到更高处的叶子才行。

谢勇作为宿舍的老大哥,没人打他的主意。

可陈默这边就没那么多顾忌了,402宿舍一帮老油子凑上来,试图跟他换袖标。

就是可惜。

还没等这边开口,远处千米障碍场入口处的教官,就吹响了集合哨。

“全体注意,前十组开始排队,第一组准备入场。”

千米障碍跑场地,是一个大环形跑道,宽度大概在五米左右,可以同时上场两个人。

具体有多少障碍物,根本数不清,反正这种级别的难度,也就侦察兵敢玩。

因为抛开他们,别说完成全程,全军99%的人,连全程的三分之二都坚持不下来。

这可不是瞎说。

千米障碍的难度,比四百米障碍高数倍,四百米跑完很多人都恨不得喷一口老血去缓解,别说千米了。

这个场地不常用,只有年中或者年终考核才开启,不是没有道理。

眼瞅着第一组要上场了。

外围围观的人群,开始拥挤着想朝前挪动,人群宁愿顶着大太阳,都要在现场观看。

刚才还想和秀才换袖标的老兵,这时候也顾不上换了,统一开始挪动位置。

整个军体训练场西北角,此刻已经汇聚了近两千人,那是相当的热闹啊。

没等陈默跑到地方,原本站在一旁的方淮伸手拽住了他。

“队长好。”

看清是谁拦住自己,陈默急忙立正。

“行了,你小子就别那么多规矩了。”方淮朝着陈默袖标上看了一眼,继续道:“你准备充足一些,千米障碍全校能坚持跑完的也没几个。”

“你虽说进部队时间短,但胜在年轻,体力恢复的快,等下能坚持多远就算多远。”

“这千米障碍可是你们侦察系的测量尺,别想着能到终点,基本没可能,去吧。”

“是,队长。”

陈默挺了挺胸膛。

随即,转身继续跟着人群冲向场地。

上午的时候,丁泽良让他找机会错开这项训练,不是没有道理啊。

因为方队长刚才说的没毛病,千米障碍很多人压根坚持不到终点。

只不过有些人倒在前半程,有些人倒在后半程罢了。

老丁是怕秀才倒在了起步线上,再给402丢人。

“砰!”

发令枪响,第一组的两人上场了。

陈默跑到场地跟前,正好看到两名侦察老兵一左一右,腰背微微弓起,全力冲刺。

两道身影,犹如下山猛虎,重炮出膛,吸引了现场数千道目光。

第一道障碍有点类似双杠,总长六米,两名侦察兵必须依靠双臂的力量,驱使着身体前进,脚不能挨地。

这一项难度不高,两人几乎眨眼的功夫就通过了障碍。

第二项障碍四米木墙。

墙体宽五米,两边各垂下两根婴儿手臂粗细的绳子,要不怎么说侦察兵牛逼呢。

不管是戴黄标的学员还是戴红标的老兵,动作都格外迅速,就跟凌空飞跃一般,眨眼的功夫就跳下高墙。

千米障碍,这些障碍物都是一个挨着一个。

高墙下来连着两排蚂蚁洞,一排三个,每个深两米,里面已经被灌满了水。

所谓的蚂蚁洞,也就是直径八十公分的圆形壕沟,陈默在过来军体训练场时,看到有人往蚂蚁洞内喷水。

当时,学院还有很多人议论,说这是给训练增加难度,其实压根不是这回事。

陆院千米障碍建立的太早,已经有二三十年的历史。

七八十年代的时候,这个科目,老侦察兵有一大半人,都能顺利通过。

可九十年代初,伴随着机械化越来越普遍,老兵的体能已经出现大幅度下滑,到现在九十年代末,早就比不了十几年前的老兵。

陆院的千米障碍,经过数次修缮,已经降低了不少难度,蚂蚁洞加水,实际上是为了增加浮力,降低攀爬难度。

否则,连续三个蚂蚁洞跳完,一部分老兵就要倒在这一步了。

接下来,三十米铁桩网,“人”型巨梯,高低木,连环洞越障,也就是前面架一个低矮的横梁,必须钻过去,而后立刻起身翻越1.5米高的矮墙。

一个横梁一个矮墙算一组,一共有三组。

这也得亏是侦察兵,要是普通人进行到这一步,光是低头起身,低头起身,连续搞几下怕是都要眼前一黑,直接撂倒了。

实际上,第一组的两个老兵,进行到这一步,速度已经放缓。

轮到下一项绳网,由粗麻绳编成类似低桩网的样子,只不过这一项不用匍匐,只需要跳着越过一根根绳子就行。

陈默站在远处,他是眼睁睁看着,戴红袖标的老兵,起跳的时候可能是体能消耗太大,脚尖勾到绳子,径直被绊倒在绳网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