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打得一拳开(1/2)
大虞得国很正,非谋逆,非篡权,非窃国,非割据……大虞能够问鼎天下,是前朝残暴统治,横征暴敛,致使地方民不聊生,一时间各地反抗无数,亦是在这大背景下,涌现出一批实力强劲的武装势力。
在这群雄并起的纷争时代,虞太祖从弱到强,打败了一个个对手和强敌,这期间还与北虏、西川两大外敌交过手,最终将乱世给终结了。
别看虞太祖在某些群体之中,这名声是不怎么好的,说起暴虐嗜杀,给人感受是彻头彻尾的暴君。
可在大虞底层的心里,太祖高皇帝绝对是位好皇帝,分地减税,扼制权贵,逢灾必赈,有冤必伸……尽管在其晚年,朝廷加征不少赋税,但那也是对外征伐,要给予大虞外敌致命打击,这在当时或有些怨气吧。
可等太宗克继大统,御极之初便废除这些加征,对内施行仁政,轻徭薄赋,选拔人才,重用栋梁,对外巩固边疆,控制战争……这一系列的治政部署,也使大虞国力攀升到一全新高度。
当然在繁荣稳定的背后,其实也藏着不少问题与隐患,为此对应改革和调整是不可避免的。
但那时的太宗已有心无力,因为治理天下致使身体出现大问题,故而这些只能交给后继之君来解决,太宗文皇帝在驾崩之前,为东宫太子谋划了种种,为的就是在新旧更迭下,新君能够在最短时间掌控大局。
大虞在这之前,一直都是延续着正常轨迹前行,直到宣宗纯皇帝骤崩,使大虞出现一段非正常轨迹,恰是这一段时期给大虞带来了不稳与混乱。
楚凌作为大虞第四任天子,他需要用自己的方式与手段,来将那段非正常轨迹从大虞抹除,使得国很正的大虞,能够延续以正治国的模式,如果此事不能有效解决,即便大虞在楚凌手里传承下去了,那在今后的岁月,大虞可能会反复掉进这怪圈之中,直到国祚走向倾覆。
想要实现这一谋划,就必须要震慑住大虞内外,唯有这样,楚凌才能以平稳姿态推动改革,所以就有了北疆之战的爆发。
“臣…韩青,拜见陛下!”
“臣…孙河,拜见陛下!”
“臣…张泰,拜见陛下!”
“臣……”
一道道铿锵之声打断了大兴殿的平静。
“都免礼吧。”
楚凌扫视殿内所站诸臣,表情自若道。
“臣等叩谢天恩。”
在这行礼声下,各异思绪生出,太极殿所召那场大朝,北疆爆发冲突与战事,一场场战绩公布出来后,时局就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即便是到今下,因北疆之战而生变化仍在朝野间发挥作用。
此等态势下,对天子的突然召见,一个个心中如何能不多想呢?
要知道这段时日的中枢看似平静,实则却是一点都不平静了。
“针对北疆的种种,还有西川、北虏两国的情况,武阁已进行汇总,诸卿可先自行看一下。”
楚凌倚着软垫,打量着韩青、孙河、张泰等一众武勋,语气淡然道:“等诸卿了解了整体情况,与朕一起商榷下后续北伐事宜。”
在楚凌讲这些时,以臧瑜为首的武阁诸臣,便开始分发汇总的北伐简报,更有一些人将舆图升起……
接过北伐简报的韩青、孙河、张泰等人,看着手中所持简报,又抬头看向不远处挂起的舆图,特别是舆图上的一些标示,这令一行露出各异神色,对于这些,楚凌没有出言去说什么。
内政方面的谋划部署,是要趁着对外之战有阶段性胜利,要加快进行推动与落实,以抢占更多优势与主动。
但治国要文武兼济。
尤其是对外之战尚未结束,该有的精力与注意必须要保持住,此前没有将北伐种种公布出来,就是为了避免有人从中作梗,或者算计什么,而现在公布出来,就是为整合中枢部分群体和资源,以此打好对北虏的这一战!!
“北虏三线作战之势已成!!”
约莫盏茶功夫后,韩青洪亮之声响起,言语间难掩的亢奋,在场之人皆可以听到。
“陛下,此次北伐若能打好的话,我朝能趁势攻克拓武山脉半数靠上!”在一些人的注视下,韩青抬手朝御前作揖道。
“西以拓武城为始,东以灭虏城为终,拓武山脉最为核心的区域,且最宜在最短时间被我朝实控,这片区域被我朝健儿攻克,则今后我朝对虏之战,将彻底推向北疆之外,这于我朝而言是百利而无一害!!”
这就是大虞成国公啊!
楚凌生出感慨,其言恰是道明此次北伐之核。
“北虏今遭三线作战之困,此等战机极其难遇!”
孙河看了眼韩青,随即上前作揖道:“于我朝而言,如果能趁此北伐,一举夺取拓武山脉,不止能使陛下之威震动海内,更能彻底逆转我朝与北虏之势!”
“然想夺取整个拓武山脉,有几点必须要注意,甚至是警惕,一防北虏狗急跳墙,派兵猛突我朝北疆,以至战事南移。”
“二防西川,在与北虏交战下,西川参战最晚,但所取成果最大,西院大王世子遇刺而亡,而西院大王则处北虏大都,这致西线群龙无首下,北虏至今没有发动有效反击!”
“三防小人作祟,我朝与北虏毗邻,自我朝问鼎以来,与北虏战事频生,难保其中有与北虏内外勾结……”
孙河的话,在此间响起。
本倚着软垫的楚凌,探身而起,快步朝那幅舆图而去,孙河所讲其实就道出所想,若能凭此难遇战机夺取拓武山脉全线,大虞当尽力而为,如此大虞在北防线将整体北移,继而俯瞰以北虏南都为首的广袤地带。
“此举恐不适合我朝。”
等到孙河讲完,韩青这才开口,“即便对上述种种有所提防,终促我朝夺取拓武山脉全线,可这必使我朝背负沉重负担,除与北虏对峙外,我朝与西川接壤之地也将增多。”
“在北防线要调整,且规模是极大的,对结束北伐的我朝而言,这笔开支断不会小了!”
“中枢的各项开支本就高,北伐之战一旦结束,赏赐是绝不能少的,毕竟此战在我朝上下关注极高,前线将士厮杀开疆,战后却没有赏赐,这是会寒了很多人的心的。”
“再者言……”
“按着成国公之言,我等从伍参军,就是为了这些?”孙河眉头紧皱,盯向韩青道:“如果没了这些,那就什么都不管不顾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