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宰执天下(二十三)(1/2)
郡主本也熟读诗书,又擅长下棋,听这些宏观布局的东西,初时还有些生涩,不多时就融会贯通。
“难道说公爷早就想好了,占据关键节点,趁朝廷、流寇、东虏三方争斗之时渔翁得利?”
“是的,不止三方,还有蒙古、倭寇、南洋。晋中便是朝廷、流寇与蒙古之间的节点。襄阳是朝廷与流寇之间的节点。胶州是制衡东虏、倭寇的节点。此外,我还在福建布点,此时还看不出来,再过两年,福建泉州将会是征伐南洋的重要节点。”
“你的野心这般大吗?”
“夫人,世界很大很大,生而为人,你难道不想踏遍五湖四海?不想看看不同风光?”
“夫君会陪着妾吗?”
“当然,我们一起。”
夫妇二人同行,为了照顾郡主搭乘马车,效率自然没有骑马纵横来得快。
路上,郡主和寒枝利用休息时间也在努力学习骑马,等到晋中的时候,两人进步神速,已能平稳驾驭。
晋中现在是整个山西分社驻地,负责人仍然是吴成道。
他在这里结了婚,娶的是晋中巨贾乔家的女儿。
这次来晋中,吴成道带了妻子乔氏来迎接陈吉发夫妇。
才见面,陈吉发就从乔氏身上看到了吴婷的几分影子,同样的泼辣干练,虽说年岁比吴成道小,却处处像大姐姐管着弟弟。
或许,吴婷自小将弟弟保护长大,对吴成道的择偶标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家伙喜欢的,是女强人型的,有些大姐姐性格。
王家五老爷王登兴设宴款待,晚上还是宿王家客房。
这两年王家靠着合作社赚了很多钱,大宅院扩大了一倍不止,将附近的两家马帮都搞垮了,夺了人家的院子连成一片。
这种财富积累速度如果没有强制力干预,很快会造成严重得到贫富差距从而造成民变。
不过,因为合作社保留了基础农田,严格限制贷款利率,对贫困农民贴息提供种子、农具等政策,目前而言,农民虽然过得不富裕,但温饱没有了问题,治安状况反而比之前好了许多。
陈吉发没有办法限制这个时代的财富积累,搞资产税和遗产税在这个时代既没有实施的技术,也没有实施的土壤,只能用一些补救的办法,让穷人过得并不那么苦。
比如,要求合作社的合作商户必须给手下雇员开高工资,将赚来的利润分一部分给他们,再通过他们的消费传递给更多更穷的人;在部分贫困的乡村设立公益售卖点,低价贩售劣质品、旧货等,满足穷人的基本生活需求;要求富人从合作社的分红中抽出部分银子,用于植树造林,改善水土等等。
陈吉发在晋中转了五天,联络商贾士绅,查看各地产业,访谈工匠农夫,之后带着郑红绫、薛虎和哈图巴特尔率领的一万五千骑兵北上,经过大同镇,踏入了察哈尔蒙古人的保留地。
人间芳菲春三月,嫩草鹅黄遍四野。
草原上天高云淡,成群的牛羊经历了整个冬日的困顿,如今迫不及待的在牧场上撒欢,连带着那些逐水而居的牧民,也唱起了悠扬欢乐的曲调。
朱凌霄生平第一次见识草原的壮美,第一次纵马在广阔天地间驰骋。
娇艳的女子衣袂飘飘,在碧草蓝天白云之间穿梭,如同下凡的仙子,又如草原的精灵。
陈吉发盘坐在草甸上,取出纸笔将这幕场景刻画下来,这般闲情逸致,更像是郊游而非出征。
事实上,这也是穿越者弥补情感缺失的环节。
当初,与熊韵芝成婚时他进京赶考,没时间安排蜜月旅行,后来事情越来越多,就忙忘记了,没想到佳人命薄,竟然早逝,留下了遗憾悔恨。
如今娶了新妇,首要的事情,便是带着她到蒙古草原兜风。
消息早几日便传递到了部落,格日勒济农与淑济格格率众出迎三十里,陈吉发作画时,正看见远处地平线上冒出的黑压压牛羊群,将这如同波涛的游牧部落,也画入了背景。
朱凌霄撒欢玩的正开心,突然见到远方大股的蒙古人,顿时有些惊怕,跑回陈吉发身边。
后者正完成这幅工笔彩画的收尾阶段,落下笔墨,盖上印鉴,递给心爱的妻子。
“画的真美呀!”郡主先是惊喜,而后又意识到不妥,“夫君,那边好多牧民。”
“没关系,是朋友。”
陈吉发起身,招来哈图巴特尔,后者吹响了号角,不多时,对面的部落也有了回应,数十骑从大队中分出,飞驰而来。
当先是格日勒济农,身后是淑济格格和几位勇士。
其中有名年轻的蒙古勇士同淑济走的最近,这位是克什克腾部的额勒素。
崇祯七年林丹汗病逝后,克什克腾大部投降后金,被安置在古北口外,与兀鲁部毗邻,但仍有部分克什克腾部遗民以旧察哈尔牧民自居,不愿意跟随后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