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 > 第200章 灭董方略

第200章 灭董方略(2/2)

目录

“子凡贤弟怎知?”曹操闻言,不禁大惊:“不错,正是王司徒。”

张尘微微皱眉,问道:“孟德兄觉得,此人如何?”

曹操道:“王司徒志虑忠纯,忠心汉室,自不用说。”

张尘道:“天子在邺,百官弃洛阳而赴邺城者甚众,王司徒既忠心汉室,为何不往邺城朝拜天子,反而继续委身于董卓麾下?”

“子凡贤弟有所不知。王司徒此举,正是大义所在。”

“哦?此话怎讲?”

曹操道:“百官弃洛阳而赴邺城,忠心自是可嘉,可国贼不除,天下何安?王司徒甘愿留下,甚至不惜背负附逆之骂名,一是为了伺机而起,诛除国贼,二也是为了陈留王的安危。其拳拳之心,可昭日月,操可以性命担保,王司徒对汉室绝无二心!”

张尘听罢,心中暗暗思索。

照这么说,这个王允,倒还真是个忠臣。

书上的王允,张尘对他并不十分认同,他虽然以“连环计”除了董卓,却在后来对西凉众将的态度上犯了大错,以致于原本可以转危为安的汉室再度陷入危机之中。

不过,这只是他能力不济,与忠心无关。

当下,张尘言道:“既然孟德兄如此说,不知可否代我传信一封?如今,正是灭董的良机,王司徒既有报国之心,此时正当行事。”

“子凡贤弟,计将安出?”

张尘道:“虎牢关一旦被破,董卓定会率残兵,返回洛阳。我已设计,调走洛阳城内守军,如果这个时候,有人登高一呼,号召城内士族、百姓反董,紧闭城门,不让董卓老贼进去,那他必定如丧家之犬,惶惶逃窜。”

张尘一语言罢,看向几人,皆面露惊讶之色。

张尘继续道:“此时,再令文台、公路率汜水之兵,击破李傕、郭汜,一路西向,驻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王匡、张杨引河内、上党之兵,驻扎孟津,其余诸将,则固守成皋,据敖仓,塞轩辕、太谷、渑池等地,各制险要,深沟高垒。我则亲引冀州军,奔袭关中,追讨董贼。如此,董贼可灭,汉室可兴!”

一语言罢,曹操、陈宫脸色大变。尤其是曹操,张尘方才所言,可谓句句深入其心,他原本就是如此设想,没想到竟与张尘所想不谋而合。

“贤弟之言,果然甚妙,若果能如此,天下可立定矣!”曹操说道,“我这便修书一封,将贤弟所谋告知王允,他必会全力相助!”

曹操说罢,起身便要离开。

正欲出帐,曹操忽然又想到了什么,回过身道:“贤弟,我方才想起,洛阳城中除了王允,或许还有一人可用。此人乃当世名儒,在文臣士子之中名望极高,若能得他相助,必定一呼百应,事半功倍!”

“哦?此人是谁?可信否?”张尘急忙问道。

“此人正是左中郎将,蔡邕蔡大人!”

!!!

蔡邕?他回来了?

这么说……?

张尘不禁微微一笑。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