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开局七品县令,为民请命能爆奖励 > 第292章 帷幄运筹分敌势,京华密诏定风波

第292章 帷幄运筹分敌势,京华密诏定风波(1/2)

目录

玄羽城,夜色如墨,别驾府的书房内却依旧灯火通明。与遥远北地寒月关此刻想必已然大乱的景象不同,这里一室沉静,唯有棋子落在棋盘上的清脆声响,间或可闻。

狄仁杰执黑,荀彧执白,两人凝神对弈,棋盘上的厮杀无声却激烈。

“看来,我们布下的这第一枚棋子,已然扰动了北境那潭深水。”狄仁杰修长的手指夹着一枚黑子,在空中停顿片刻,最终落在了一个看似不经意的位置,却隐隐截断了白子的一条活路。他抬眼看向荀彧,目光平静深远。

荀彧微微一笑,并未急于应子,而是从身旁的案几上取过几卷用细麻绳系好的密报,一一在狄仁杰面前摊开:“怀英兄,正如你我所料,镇北军的萧岩,果然没有让我们失望。昨日,他已在寒月关召集了北境十二路边军的头领。名义上是共商边防,实际上,哼,”他轻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洞察的锐利,“不过是想抱团取暖,试探朝廷的底线罢了。”

狄仁杰拿起一份密报,上面用蝇头小楷详细记录了与会者的名单、大致的谈话内容,甚至连某些将领私下流露出的不满与恐惧都略有提及。他看得仔细,不时微微颔首。

“自然,”荀彧端起手边的清茶,慢条斯理地呷了一口,眼角的笑意更深了些,“为了让他们这场‘盛会’更热闹些,我也让人在暗中‘不小心’透露了一些关于平阳军和玄羽城卫军正在集结调动的‘内幕消息’。想必此刻,那些心怀鬼胎的将军们,已经如坐针毡了吧。”

“好一招敲山震虎,釜底抽薪。”狄仁杰放下密报,抚掌赞道,“这些边将,平日里便如一盘散沙,各有算盘。如今内有猜忌,外有‘强敌’,必然人心惶惶,不攻自乱。文若兄此计,不费一兵一卒,却胜过千军万马。”

“怀英兄谬赞。”荀彧摆手笑道,“不过是些许扰乱视听的手段罢了。真正的硬仗,还在后头。不过,经此一役,他们想要再拧成一股绳,怕是难了。这便为我们接下来的动作,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正是如此。”狄仁杰点头赞同,“让他们在恐惧中互相猜疑,在猜疑中各自为战,我们便可从容布局,寻其破绽,然后……”他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光芒,未尽之语,却已不言而喻。

两人正分析着局势,探讨着下一步如何精准地在这潭已被搅浑的水中下饵捕鱼,书房外忽然传来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一名身着别驾府仆役服色的侍从在门外垂首恭立,声音沉稳却带着一丝急切:“启禀别驾大人,狄总监察使,州牧韩大人府上派人紧急传话,说是有万分紧要之事,务请狄总监察使即刻前往州牧府一叙,片刻不得耽误!”

狄仁杰与荀彧不约而同地停下了话语,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一丝凝重。韩明远深夜急召,如此郑重其事,必然不是寻常事务。

“莫非……是京中来了消息?”狄仁杰缓缓起身,眉宇间掠过一丝思索。

“十有八九。”荀彧也站起身,神色恢复了平日的从容,“怀英兄且去处理,我在此静候佳音。若有任何需要,随时差人告知。”

“有劳文若兄。”狄仁杰拱了拱手,不再耽搁,随着前来传话的仆役快步离去。

州牧府的书房内,与别驾府的清雅闲适不同,此刻弥漫着一股沉甸甸的压抑。韩明远并未安坐,而是在灯影下负手踱步,他平日里总是梳理得一丝不苟的鬓角,此刻竟有几缕散乱,显露出内心的不平静。见到狄仁杰进来,他立刻挥退了所有侍立在侧的下人,并亲自上前,将书房厚重的楠木门紧紧关闭。

“狄大人,你来了。”韩明远转过身,指了指书案上一个上了铜锁的描金漆盒,“陛下……八百里加急送来的,亲笔密旨。”

狄仁杰的心也随之提了起来。他走到书案前,韩明远已从腰间取出一把小巧的钥匙,打开了漆盒,从中取出一份用明黄色绫锦包裹的卷轴,郑重地交到狄仁杰手中。

展开密旨,熟悉的御笔映入眼帘,字迹雄健,力透纸背。旨意的内容并不冗长,但每一个字都似乎带着千钧之力:其一,准先前所奏,命破虏将军高顺,即刻起程,前往北凉关,接任防御使一职,统领北凉关一切军务。

其二……看到此处,狄仁杰的目光微微一凝。

“高将军的任命,陛下准了。”韩明远看着狄仁杰的神情,声音复杂地开口,“这对稳定北凉关,乃至整个北境的军心,都是一件好事。”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凝重,“只是,狄大人,陛下在任命高将军之后,还另有一道措辞极为严厉的嘱咐,是单独下给你我的。”他走到狄仁杰身边,压低了声音,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说道:“陛下有旨,着令我二人,务必彻查边军之中,凡有勾结外族、走私军械、贪墨粮饷、欺压良善之徒,一经查实,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狄仁杰捧着密旨,沉默了片刻,才缓缓抬起头,看向韩明远,眼神交汇的瞬间,许多未尽之言,已在彼此心中了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