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应邀乐家,八卦的群众(2/2)
乐瑾灵魂质问,乐瑶却眯着眼说道:
“我坐你哥的摩托车回去。”
乐瑾很想吐槽一句,你咋不直接说坐我姐夫的车回去呢。
但话到了嘴边,却是拍了拍胸脯,“那行,你那自行车我就是伸只手的事。”
“嗯,你注意安全。”
乐瑶叮嘱了一句,就跨上了方别的摩托车。
方别轻放离合,摩托车缓缓发动,行驶出了医院。
要是换做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司机,行车绝对不会这么稳当规范。
少说也也得熄火个好几次才能顺利的出发。
但......乐瑶这姑娘,一上车就双手环抱住方别的腰,把头都靠在了方别的后背。
还用的着这一招?
方别知道乐瑶家住何处,在他们刚认识的时候,去看电影,老莫餐厅吃晚饭,结束之后,方别是把乐瑶直接送回了家,所以这次倒也不用乐瑶指路。
从红星医院出发,也就四五公里的路,骑着摩托车,很快便到了地方。
说起来,方别前世作为中医师,在搜集一些中医方面的资料时,还了解过乐家老宅。
其位于东城区西打磨厂街46号,在方别那个年代早已被重建改做了同仁堂医院,只剩下旁门的两栋老楼。
至于现在,乐家老宅保留给乐家后人的房产也并不算多。
在公私合营之初,乐家主动配合之后,由组织牵头成立了同仁堂中药提炼厂。
一开始提炼厂是在大栅栏同仁堂药铺那边,也就是乐瑶现在工作的地方。
但因几年的发展,市里推行工业调整,部分老字号企业需整合生产资源,同仁堂提炼厂计划搬迁。
乐家又主动提出捐出老宅,用于工厂生产。
从上半年开始改造,到六月份完成设备搬迁,并保留了下来部分的建筑结构,再到国庆正式全面投产,成为了现在燕京唯一一座古建筑改造成的中药厂。
现目前乐家老宅后罩房作为古法炮制车间,仍旧由老药工手工制作安宫牛黄丸等一系列的精品药。
至于前院,则是改建为了机械化的提炼车间,用的是老毛子的技术。
乐家老宅占地面积很大,就算是有很大一部分被改造成了提炼厂,但留给几房的住处依旧不小。
每一房都隔出了一个独立的小院儿生活,虽比不上昔日的大宅门,但在如今的燕京城,依旧是十分富足。
眼见快到了乐瑶家里,方别也放缓了车速。
巷子两旁来往的路人明显认识乐瑶。
在见着乐瑶坐在方别的摩托车上,几个中年大妈忍不住多看了方别一眼。
其中一个大妈挑起了话茬。
“那小伙子是谁啊?我看乐瑶跟他这么亲,该不会是乐瑶的对象吧?”
另一名大妈回道:“我看像是这么回事,以前可从没见过乐瑶跟哪个男人这么亲近过,这还是破天荒的头一遭,你看看都搂上腰了。”
现在的社会风气其实还没那么紧,许多工厂在周末的时候都会组织舞会,单身的男女聚在一块跳舞,有点身体接触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只是......这些大妈上了年纪,所以乐瑶的举动,还是让她们略微有些惊讶。
又有一名大妈说道:“这小伙应该也不是一般人,都骑上摩托车了,配的上乐瑶。”
“啧啧,这可不一定,乐家那位的身份,一辆摩托车又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又一道声音响起。
有人祝福,也有人嘴里泛着酸,八卦的流程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