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差生文具多啊的新书 > 第572章 升国旗,奏国歌!

第572章 升国旗,奏国歌!(2/2)

目录

这些人绝大多数都只是普普通通的华夏人,或许他们的生活过得并不轻松,但此时此刻,所有的华夏人都眼神坚定地凝视着火红的国旗,唱出的歌声中也饱含着深情。

一位现场的外国女孩用手里的相机记录下这让她灵魂战栗的一幕,看着那一张张充满自豪与庄重的面孔,她在油管上发出了灵魂一问:“what'sreallygogon?howeesepeoplealwaysexhibitsuchastrongsenseofunityandsolidaritypublic?Iseveryonerequiredtosgthenationalantheandsatethefg?(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华夏人在公共场合怎么都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每个人都要唱国歌看国旗?)”

几分钟后,一个网名JackLee的网友在她的提问何方,无论正在做什么,我们都会下意识地停下脚步,面向国旗的方向肃立致敬。哪怕在异国他乡,当那个熟悉的旋律响起,游子们也会停下匆忙的脚步,向着国旗的方向,献上自己最诚挚的敬意。

“西方国家个人主义盛行,人们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集体荣誉感和国家认同感相对淡薄。而在华夏,家国情怀早已深深地植根于每一个人的心中,爱国早已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你的疑问对于华夏人来说,其实只是些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这就是华夏力量!你们不懂!

“当我们听到国歌响起,看到国旗升起,我们会用饱满的热情和庄重的态度,向祖国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我们是华夏人,我们为华夏而骄傲!我们对祖国的热爱坚如磐石,这种团结一心、爱国奋进的精神,正是华夏民族历经几千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的根本所在……”

颁奖仪式结束后,夏沫伸手和温甯顿、马腾斯握手礼貌作别,然后就被一群国内的体育记者给堵住了。

“夏沫,这次夺冠你有什么感想?”《京城青年报》的记者急切地问道。

夏沫微笑着,眼神坚定:“我一直梦想着自己能站在世界最高的领奖台上,为祖国争光。今天能够梦想成真,我特别自豪,也感谢祖国和人民给予我的强大支持。”

另一位新华社的记者紧接着问:“你有什么想对那些支持你的人说的?”

夏沫笑道:“我想感谢的人很多,有我的父母,有陈云杰教练,还有我的队友们……但我现在最想感谢的,还是何大使。”

新华社记者的政治敏感性可不是盖的,当下眉梢一扬:“你说的是华夏驻卡塔尔的何毅何大使吗?”

“是的。”夏沫笑意盎然道,“何大使给了我太多的帮助,所以我想借你们这个渠道,真诚地向他说一声——谢谢你!”

对于帮助自己的人,夏沫向来心怀感激,即便因为双方的身份地位现在相差太多,他也会通过媒体给对方添上一枚小小的砝码。

“你接下来有什么计划吗?”一位话筒上贴着腾信logo的女记者挤过来,把话筒递给了夏沫,“我能不能为你做个专访?”

“接下来马上就是4x100米的接力赛,一切仅仅只是开始,现在说做专访什么的还太早。”夏沫对腾信这个大金主还是很给面子的,一直以来双方的合作都还算愉快,所以他就多说了两句,“我会继续努力训练,提升自己,争取在更多的国际赛事中取得好成绩,让世界看到华夏体育的力量。”

这时,人群中突然挤进来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记者,这娘们操着不太流利的中文问:“你觉得自己这次夺冠是运气吗?”

夏沫看了眼她话筒上法新社的logo,眼神一凛,冷冷地用流利的法语回应道:“Non,randlesyeuxetregardezbien,carvoallezassisteràl'assioauentd'unnouveauroi(不,请你们睁大眼睛看好了,你即将见证的,是一位新王的崛起和加冕)!”

夏沫的回答充满了自信和霸气,就连那位挑事的法新社记者也被夏沫的气场震慑,默默地退了出去。

国内的那群体育记者一个个神情振奋。这些人为了新闻,经常在国外混,扶桑、高丽、英、法、日耳曼、俄、西班牙语这些常用语言他们大多还是粗通一点的。夏沫刚才说的话就被一位懂法语的记者现场给翻译了出来,大家听了都纷纷大声叫好——这样的回答简直太提气了有没有!

越是在国外混得久,越是能在不断地对比中去发现祖国的强大,对自己祖国的感情也越发深厚。相反,有些慕洋犬即便一辈子都待在国内,但一点都不影响这种人在精神上慕洋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