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外人看不透的大放异彩(2/2)
同时,又因为是亲王爵,按照爵位高于官职的惯例,无需被淹没在人群中,而得以站在最前方。
当天德帝开口询问,他们才恍然发现,并没有得到皇子听政特权的卫王,在朝堂上,竟已经能够和楚王、齐王并肩而立!
乃是唯有的三个,能够在朝会上出现的皇子!
瞧见这一幕,让不少人的七窍玲珑心都是悄然一动。
卫王出列,身形如松,朗声开口,“启禀父皇,儿臣以为,此事当分轻重缓急。魏奇山之罪行已经暴露,清算之事皆在父皇一念之间,最为和缓;户部有左右侍郎,可以暂代,选派新尚书也只需朝廷商议,并不急切;而边疆之变,不可不防,趁着如今事情刚刚发生,早做定夺,以免边军生变,确实急切,当尽快决定。至于最紧要的。”
他微微一顿,“大通钱庄乃是俞家产业,在北方分布极多,一旦造成恐慌挤兑,或将造成许多百姓血本无归,生出无数乱事。便如中京府的大通钱庄总部,待稍后天明开业之际,恐怕便会有无数得了消息的民众前往挤兑。当务之急,亦当针对大通钱庄之未来,拿出一个章程,是收归内务府,还是另寻可靠之人接手,都请陛下早作决断,以安民心。”
卫王的话,有理有据,轻重缓急皆讲得十分清楚,关键是还能关注到百姓,让不少人都暗自点头。
但却也有些人,心头不悦或者暗骂。
卫王想到的这些,并不是什么奇思妙想,同样也有许多人想到了。
但他们却都因为各式各样的算盘,不会开口。
比如齐王,便是打算趁着大通钱庄的客户闹起来,局面不可收拾之际,自己再出面将其平定,彰显自己对大通钱庄的掌控力,以及大而不能倒的实力,顺便还能在父皇那儿挣些印象分;
又如楚王,则是打算趁机煽动江南势力,再结合自己的手段,搞垮大通钱庄,为江南商会的钱庄大举进入北方,为他进一步掌控帝国经济命脉,迈出坚实一步。
他们的盘算里,都不会有那些无辜百姓的下场,但偏偏卫王的话,将这事儿摆在了台面上。
天德帝缓缓点头,“说得不错啊,没看出来,你还有这等见地。看来在江南历练一番还是有用处的嘛。”
说完他看着群臣,“那大家就先说说,这大通钱庄如何处置吧”
随着天德帝的话,齐王和楚王,不得不提前开始在朝堂之上,围绕着大通钱庄,刺刀见红。
接下来的将近小半个时辰,双方的人马便用尽了各种手段,争抢着大通钱庄的控制权。
齐王麾下的关中势力,以关中为大通钱庄大本营,以及他们在北方的关系更深为理由,力主由齐王一系接管大通钱庄。
而楚王麾下则扣着大通钱庄以前的贪腐行为,力主由在北方关系薄弱的江南势力接管,以肃清遗毒,保证公平。
虽然总结起来,听得都想笑,但偏偏一个个都说得冠冕堂皇,理直气壮。
直到天德帝一声轻咳,“既然讨论不出来,情况又紧急,那就让内务府先接管吧,后面再议。”
一句话,给双方都干懵了。
但天德帝说得也没问题,谁也不服谁,这事儿总不能拖着吧
都怪卫王,装什么大公无私,捅破这个窗户纸!显着你了!
接着天德帝,又定下了宣抚边疆得人选,也就意味着,对魏奇山案的追究,就到此为止了。
楚王一系的众人心头虽遗憾但也无奈,只能将目标对准了空出来的户部尚书之位。
不出意外,又是一阵争吵。
天德帝默默听着,忽然找了个间歇,望向一直沉默不语的卫王,开口道:“卫王,你就没什么想法不想举荐一人”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卫王,不知他会如何回答天德帝这饱含深意的话。
“回父皇,儿臣的确想举荐一人。”
霎时间,数道如剑一般的目光盯在他的身上。
天德帝的眼睛微眯,“哦说说看。”
“儿臣先前在苏州,见苏州府同知蒋琰能力出众,在苏州知府林满出事之后,能将整个苏州府管理得井井有条。如今中京城事务繁多,又遇上此事,儿臣想举荐蒋琰,出任中京府丞。”
听到前半段,众人皱眉;
听完全句,众人懵逼。
甚至有笑声忍不住响起,有种鸿鹄错估燕雀之志的荒谬感。
便是齐王和楚王,也暗自松了口气。
唯有人群中,数位曾经勤恳任事,以经世济民为己任的太子党,朝他投去若有所思的目光。
天德帝的嘴角荡起一丝微笑,那是满意的笑容。
它藏在群臣的哄笑之中,无人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