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穿越成雍正女儿后 > 第54章 伏罪 “你与我们早就不是一路人了。”……

第54章 伏罪 “你与我们早就不是一路人了。”……(2/2)

目录

“若大汗实在不愿赐下恩赏也就罢了,是布日古德高攀了格格。”噶尔臧长叹一口气,“只是奴才自认对大清忠心耿耿,没想到却因为这点小事被戳上叛国通敌的罪名……”“这信纸是从你的案几上找到的,我把它拿下来的时候上面已经沾满了酒水,想来是你昨日和我三姑姑吵了一架回去之后以酒泄愤才把酒盏全部打翻了,导致信湿透后粘在白碗碟上,你就忽略了过去。”

清亮的女童声从康熙背后传来,她有些不好意思地朝着康熙笑了笑,随后拿出一张信纸轻轻放到康熙身前的案几上:“皇玛法,这是我找到的第二张,你看看。”

放在桌上前虞燕还把信特地在噶尔臧面前晃了晃,可以明显看到噶尔臧的落款。

胤禛显然没想到自家女儿还掺和在里面,他握着酒盏的手一松,还好酒盏离桌面比较近,掉下去也没有碎掉,只是发出了清脆的响声。

“不可能!”噶尔臧再也维持不住他原本的风度了,或者换句话说他本来就是一个暴脾气的人,眼见事态的发展已经超出他的想象,他立马上前两步去夺康熙桌上的信纸。

没有人拦他。

噶尔臧轻而易举就够到了那张纸,上面赫然是他半个月前和罗斯那边的通信,他凶狠地瞪了一眼虞燕,将纸撕了个稀巴烂。

这算什么?死无对证吗?

此时此刻就连原本还在观望事态发展的蒙古王公们都交头接耳起来,噶尔臧虽然是情急之下做出的行为,但正好显示出他想要毁尸灭迹的心理,他们这些人只是憨直了点,又不是傻,心里估摸着噶尔臧估计是真的和罗斯那边有些首尾。

但是证据已经被他毁了。

虞燕清泠泠的桃花眼静静地看着他:“郡王这算得上是毁尸灭迹吗?”

“本来就是无稽之谈。”噶尔臧何尝不知道自己刚刚的行为在别人看起来会有什么想法,但是若是这信纸真的让在场诸人全都浏览一遍,到时候他可就不能把死的说成活的了。

他冷哼一声:“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哎呀,那还真是要让您失望了呢。”虞燕眨巴眨巴眼睛,从自己的袖口里像变戏法一样拿出了另一张一模一样的纸,“我好像给错了一封。”

她能有什么坏心思呢?她只是让星德仿着噶尔臧的字迹写了一份一模一样的信出来。

防得就是他这一招。

康熙早就知道自家孙女这点把戏,但他乐意配合,所以挑眉接过虞燕手中的信纸后缓缓展开。

女奴交给恪靖公主的信是噶尔臧写给罗斯人的回信,上面除了像罗斯那边订购火器之外,还写了大清对外的军防布置——主要是蒙古这块地方,包括他自己所处的喀喇沁部。

康熙看信的同时,旁边自然也有人念信来让下首的蒙古王公和大臣们知道信的内容,一时间那些蒙古王公的脸色精彩纷呈,尤其是喀喇沁部的大小台吉们,一个一个脸色铁青。

铁证如山。

噶尔臧实在想不明白早就被他拿出去让人处理掉的信件怎么会出现在虞燕手上,就在这时,只见原本站在他身边的布日古德白着一张脸突然暴起,一边哆嗦着一边从自己的腰间飞快摸出一把短小的匕首往女眷那边冲。

除却蒙古王公的阏氏们还算镇定,其余跟来的宗室女孩和大臣女儿几乎都花容失色,钗环首饰在一瞬间叮当作响,只见布日古德一个箭步冲到端静公主面前,下一秒锋利的匕首就轻轻划破了她的皮肤,露出浅浅的血迹。

通敌叛国是死罪。

可以说噶尔臧的事情被揭发后不管是布日古德还是娜木罕接下来的命运都是被株连,除了他们名义上的母亲端静公主能活着,噶尔臧和他身边的人都活不了。

“放我走!”他的匕首紧紧贴着端静公主的皮肤,一时间没人敢靠过去,“不管是醉马草还是和罗斯的通信,都是我阿布做的,和我没有关系!”

端静公主的脖间点点血迹,她白着脸都不敢喘气。

营地的侍卫全部都包了过来,布贵人哪里会想到自家女儿会遭遇此等祸事,险些都要晕过去。

噶尔臧倒是很快就被康熙带来的亲军营抓捕起来了,包括他手底下的那些蒙古侍卫和其余子女,而到了布日古德这里,大家一时间都投鼠忌器不知道该怎么办。

布日古德的精神高度紧张,他紧紧攥着手里的匕首一动也不敢动。

就在此时,一道轻柔熟悉的声音从他的背后响起:

“阿哈。”

布日古德下意识地转头去看,下一秒背上就传来火辣辣的疼痛,他一吃痛手就不由自主的松了,匕首贴着端静公主的脖子差点滑了下去,还好站在她旁边的恪靖公主反应够快,把她拉开了不说,还将匕首迅速拿走了。

鞭子甩在身上当然疼了,更别说虞燕这次算是使出吃奶的劲了。

没办法,御前肯定是没有弓箭枪支这种伤害程度过高的武器的,还好鞭子抽人的杀伤力也不算轻。

她这一鞭子下去布日古德可是疼得龇牙咧嘴的。

女眷们瞬间如同林间的鸟儿一般散开,布日古德怔在原地,他呆呆地擡起头看向娜木罕,最后崩溃尖叫:“你背叛我!!”

娜木罕疑惑地歪着头,垂眸将自己的袖子撩起,露出被殴打过后的青紫淤痕,她轻轻地摇头:“阿哈,是你背叛了我和额吉。”

“额吉差点被打死的那天晚上,你只想着第二天的赛马该怎么取胜,你的世子之位该如何稳固。”

“你与我们早就不是一路人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