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日月旗插遍世界 > 第274章 中亚均势

第274章 中亚均势(1/1)

目录

正当纳迪尔·穆罕默德为命运担忧时,准噶尔的噶尔丹已经来到了南京城。这一路的上,他被大明的繁荣和强盛震惊的无以复加。从西域道南直隶,所有的省份都是一片欣欣向荣,就连路上都看不见一个闲人。往来的马车,在那个叫水泥路的平整路面上快速的行驶着。到达开封后,他还特意去体验了一下那个叫火车的东西。从开封到南京,只需要两天一夜,这也太快了。而且这个冒着黑烟叫火车的东西,能日夜不停的跑,根本不需要休息。这一切都让噶尔丹感到新奇。尤其是进了南京城后,南京城的繁华,让他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这个世界上居然能有这么漂亮的城市,这可比当年在藏地学习佛法时,桑吉活佛给他描述的天宫还漂亮。此时噶尔丹的心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之前他想的是,通过对大明的妥协登上汗位,只要自己手里有了兵,他一定能带领准噶尔再现当年蒙古的荣光。可如今他却觉得自己的之前的想法,在如此强盛的大明面前是多么幼稚和可笑。现在他就一个想法,带着准噶尔真心实意的归降,跟随这位这个时代的天可汗征战四方。

而在皇宫中的朱由渠听说噶尔丹来了,于是第二天便召见了他,而且是在奉天殿召见的。因为他想看看,这个敢跟康熙对决的年轻人是何方神圣。次日一早,朱由渠端坐在奉天殿的龙椅上,虽没有大朝会那么热闹,但几位重臣都到了。随着太监的唱传,噶尔丹阔步走进了奉天殿,随后向朱由渠行礼道:“准噶尔巴图尔珲台吉第六子噶尔丹参见大明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朱由渠用欣赏的眼光看着噶尔丹随后正声道:“平身!”“谢陛下。”随着噶尔丹的起身,朱由渠终于看清了他的脸。这个十多岁年轻人双目如炬,英气逼人,一看就是一代英杰。朱由渠满意的点了点头:“田将军的奏报朕已经看过了,既然你如今已经归顺大明,并且来到了南京,那么朕是相信你的诚意的。朕封你为准噶尔的大汗,同时坐领准噶尔和哈萨克的领土,为大明镇守北疆,抵御沙俄的南侵。不知你可愿意?”朱由渠的话让噶尔丹一时不知道说什么。这太突然了,本以为这位皇帝陛下不食言,让他做准噶尔的大汗就已经起万幸了,没想到,居然皇帝陛下将哈萨克的领土也并入了准噶尔,这一趟可是真没白来啊。噶尔丹随即双膝跪地,用汉人的叩拜大礼向朱由渠三跪九叩,并三呼万岁谢恩。

待噶尔丹离去后,朱由渠便回到了华盖殿,李岩却担心道:“陛下,我观噶尔丹绝非常人,有英雄之气,您给他如此多的土地和人口,就不怕他将来…”李岩虽然没有说完,但朱由渠知道他想说什么。随后笑道:“先生的担心朕何尝不知,然先生可曾记得,朕曾经跟你说过,北面的老毛子对土地是多么的执着。虽然现在他们为了欧洲的利益跟我们结成了盟友,但一旦他们解决了欧洲的事情便会再次向东亚扩张。我西征大军也不可能去征服和管理整个世界,更不可能永远驻扎在中亚甚至欧罗巴,终究是要回到大明的。若是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对手牵制,如此长的边境线,我们要在那苦寒之地长年驻扎多少军队才行?这是一笔多么大的开支?这个噶尔丹朕有所耳闻,是个有本事的人,有他在中亚牵制那些老毛子,我们就可以安心的着力于海上。因此朕才要重用噶尔丹。”听完朱由渠的分析,李岩认可的点了点头:“陛下所言极是,我们确实不可能管的过来这么多地方。只需要将这个世界,按照我们的利益来划分就可以了。不过这个噶尔丹还是应该进行钳制,绝不可任由他发展,不然后患无穷。准噶尔和哈萨克合并后,必然成为中亚一霸,我们必须在中亚再培养一个大帝国,否则那里的局势就会失衡。因此臣建议将布哈拉,土库曼,以及叶尔羌在葱岭以西的土地组成一个国家,这样噶尔丹就不敢有不该有的想法。”朱由渠认可的点了点头:“先生所言极是,不过朕有个更进一步的想法,先生帮朕参详参详。”“陛下请讲。”“朕以为,不光要合并三国牵制准噶尔,同时还要在准噶尔的内部搞出不同的派系,让他们内部相互争斗,这样他们就不能形成合力,一致对外。南面的三国合并后也这样操作,而大明只需要控制好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可以了。至于像波斯和奥斯曼那样的大国,我们就要肢解他们,让这些强国支离破碎,从此进入相互内耗和争斗中,彻底失去争霸天下的能力。而大明则可以扮演裁判者的角色,为他们调停。谁弱我们就尽力帮扶他,谁强我们就联合弱的对抗他。若如此,则整个世界都会在大明的规则下运行。”听完朱由渠的办法,李岩夸赞道:“陛下此法真乃万全之策,这样不但可以平衡各国,还可以从他们的争斗中得到我们想要的好处,大明也可以高枕无忧了。真是一举三得的好策略呀。”朱由渠摆摆手道:“先生过奖了,这只是个不成熟的想法,若有什么不足之处,还请先生指教。”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朱由渠心里却想:“这种离岸平衡策略,可是大英帝国玩了几百年都经久不衰的,这当然是好策略了。今天这个逼全是装到了。

在定好了中亚策略后,东海舰队的战舰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可以启航,郑森来到皇宫向朱由渠辞行。“陛下,东海舰队已经做好了准备,臣准备十天后出发前往美洲。”朱由渠点了点头:“好,此去美洲路途遥远,路上可要小心啊。”“陛下放心,自打您说要前往美洲后,臣便派人前往努尔干都司以及以北的堪察加半岛,去寻找熟悉那里水文的人。结果还真让我找到了,其中还包括几个美洲人。”“美洲人,哪里来的美洲人?”朱由渠不禁兴奋道。见陛下如此兴奋,郑森赶紧解释道:“在极北之地并非没有人,而是生活着很多的少数民族。据他们讲,每年白令海峡上动后亚洲和美洲的居民就可以相互交流。这次我们船队里不但有努尔干都司的人,堪察加半岛的科里亚克人,美洲北端的因纽特人,甚至还有美洲其他地方的,如阿兹特克人、印加人和苏族人。这些人分别对途中不同路段的水文有了解,因此带上他们,绝对万无一失。”这可把朱由渠给惊呆了,即便是在二十一世纪,因纽特人,阿兹特克人、印加人以及苏族人都不一定来过中国,在这个时代,郑森居然能将这些人都给搞过来,真的了不起。有了这些人的加持,这美洲也没什么好探索的了。于是朱由渠满意的点了点头,称赞道:“你这船上可是集齐了整个美洲的人种啊,不错。不过途中还是要注意安全,舰船的维修师和备用零件等物资一定要带齐,这些在美洲可是没有的。”“陛下放心,这些臣都做好了准备。”“好,那祝你一路顺风,朕等着你的好消息。”“陛下保重。”说完郑森便转身退出了大殿。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