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日月旗插遍世界 > 第275章 朝堂闹剧

第275章 朝堂闹剧(1/1)

目录

随着大明大规模开疆拓土的进行,朝廷的财政也有些吃不消了,朱由渠不得不再让张君泽向民间发战争债券。他之所以急着前往北美,就是因为需要那里的黄金来填战争的窟窿。

待郑森走后,朱由渠的生活又陷入了平静,除了收到一封刘学民的信,就没什么让他新奇的事了,直到这天的大朝会。朱由渠本以为是一次平常的朝会,然而此次朝会却并不平常。待一众大臣奏报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后,兵部侍郎杨显出列道:“陛下,如今大明四海升平,国泰民安,然皇后之位空悬已久,大明不能没有一位母仪天下的贤后,望陛下早定后位,以安万民之心。”随后十几个大臣都表示附议。这可把张君泽给急坏了,这很明显就是秦家人在搞鬼。他们想扶姝妃上位,然后…”正当张君泽想着,一旁的刑部尚书陈忠向他使了个眼色,示意他赶紧决断。收到陈忠的信号后,张君泽的脑子快速的转着。如今秦氏族人奏请册封皇后,陛下本就宠爱姝妃,若是陛下顺势册封了,那可就麻烦了。但张君泽并没有回应,只是默默的站着,可把燕王党的那帮人给急坏了。朱由渠却并没有发现这些大臣的表情,听完大臣们的奏请,他思虑片刻道:“朕也有此意,但这还需问问姝妃的意思,所以此事改日再议吧。”这话让一众大臣都傻眼了,汉中王党的人很无语,作为皇帝,你想封谁为皇后还需要问本人的意见吗?再说从妃子到皇后,本人有不同意的吗?不过既然陛下这么说了,他们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等信了。可燕王党的人就很着急了,陛下这话不是多此一举吗?当皇后哪还有不同意的?不过陛下此举倒是给他们赢得了时间。于是张君泽出列道:“陛下,兵部侍郎所言极是,大明确实该有一个皇后了,还请陛下早日立后。”这下整个燕王党的人瞬间不淡定了,这小子吃错药了,作为燕王的舅舅,你还帮汉中王那边说话,要不是皇帝在这儿,估计就要上去责问张君泽了。只有陈忠明白,张君泽这是以退为进。龙椅上的朱由渠听完张君泽的奏请也很欣慰,就连他都这么说了,这说明昀姝之前的那些担心是多余的,看来立后的时机已经到了。不过他还是得问问,别到时候昀姝又跟他闹别扭。随后便对一众大臣道:“好,此事暂时这样吧,朕在问过姝妃后,再行定夺。”

接下来又有两位大臣奏报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这让一旁的秦历民很是不安,在他看来张君泽的赞同,绝对有猫腻。正当朱由渠准备宣布散朝时。工部侍郎王昕出列道:“陛下,臣有本要奏。”朱由渠本来以为可以走了,结果又有事,于是耐着性子道:“爱卿请讲。”王昕正了正声道:“陛下,太祖时期,因太子早薨,建文皇帝匆匆上位,致使根基不稳,民心不齐,才有了后来的靖难之役。陛下如今虽春秋鼎盛,但还是应当早立储君,以正国本,以安民心。”此言一出满朝哗然。就连龙椅上的朱由渠也在心里直呼“我草。这小子有种,秦家人还在曲线上位,这张君泽挺急啊,直接上来争储君了。”还不等大家安静下来,又有十来个大臣表示附议。这让一旁的汉中王党有些坐不住了,随后便有几人出列表示反对,说什么:“陛下如今春秋鼎盛,此时不宜操之过急。”“储君乃国之根本,要慎重。”等等,听的朱由渠有些烦了,自己的家事看把这些家伙急得。你们要是再这样,老子到时候传位给宋书宁的儿子,气死你们这帮混蛋。随后两帮人便开始陆续出列向朱由渠陈述自己的理由,但朱由渠却像看戏一样看着这帮人表演。见皇帝不吱声,大臣们便慢慢的安静了下来。朱由渠冷冷的看着他们,不紧不慢道:“怎么,你们对朕的家事很上心嘛?别给朕说什么朕的家事就是国事,既然是家事那就不是国事。怎么,这些年天下太平,你们吃饱了撑的没事干吗?如今西征大军远在中亚,将士们为了大明百姓未来能过上富足的生活,为了大明不再被外族欺负,在沙漠里浴血奋战。而你们了?你们在干什么?没事干是吧?好,李岩。”“臣在。”“你今年的审计做完了吗?巡视组都派出去了吗?”李岩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搞的走着懵,于是赶紧答道:“回陛下,今年的审计工作马上就要完了,五日后便可交于陛下御览,巡视组都已经派往各地了。”“好,既然你们没事,朕倒要看看你们的本职工作做好了没。不要把崇祯朝的党争搬到永武朝来。朕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朕的刀,可比先帝的快。”说完便起身准备走,却突然想起什么,于是回头道:“今日所奏,除了民生问题其余的一律不准。”说完便甩袖而去。只留下一众大臣在那里呆呆的站着。

退朝后,两大外戚的人便窜到一起开始商议了。密室里,秦历民怒道:“妈的,没想到张家玩的这么急,明目张胆的争太子位。若不是今天我们据理力争,把水搅浑,陛下很可能一时兴起,既准了我们的奏请,也准了他们的奏请,那可就弄巧成拙了。秦安民也出列道:“就是,今日好险,若是储君之位被抢,我们之前的努力可就白费了。看来我们不能小看张家,以后我们还是要小心为上。”一众秦氏族人纷纷点头表示认可,秦历民沉声道:“诸位,今日陛下否了我们的提议,看来以后此事已不好再提了。我们只能尽力拉拢朝中大臣,壮大自己的势力,为将来陛下立储做准备了。”一个秦氏族人走上前来:“族长,你为何不去求姝妃娘娘,让他在陛下那里吹吹风,比我们这些人强一百倍啊。”秦历民叹道:“我何尝不想了,可我多次求见姝妃娘娘,她都不见我。只是让宫女带出话来,让我们安分守己,切莫惹事生非。你说我有什么没办法呀?不过秦祚民和秦武良那里我已经联系了,他绝对支持我们。有兵在手,也不怕他们张家有什么动作。”众人都认可的点了点头。

与秦氏族人不同,张君泽在密室里面对一众张氏族人,并没有发火。而是笑嘻嘻的对众人道:“今日陛下虽否了我们所请,但也否了姝妃的皇后。想必那些人以后不敢再提此事了,这为我们留出了充足的时间,所以大家一定不要放松警惕,最后的决战还没有到来,大家任需努力。”张泰也跟着附和道:“诸位,今日好险,若不是族长以退为进,今日便让那妖妃得逞了。”此话一出众人都对张君泽投来赞赏的目光,可张君泽却皱眉道:“不可胡说,姝妃娘娘宅心仁厚,又是燕王殿下的养母,对她我们还是要有基本的尊重。我们与秦家人的争斗不应该牵扯她,因为据我了解,姝妃娘娘并未参与秦家人的行动。秦历民多次求见她都不见,她还曾劝陛下立炬儿为太子,如此胸襟怎不令人敬服。往后不可再如此称呼。”听完张君泽的话,一众张氏族人重新认识了为皇妃,如果不是为了争夺储君之位,他们其实不介意秦昀姝做皇后。

目录
返回顶部